辛苦練習口語卻沒效果?一定是沒找對方法!
孩子每天練口語也沒有進步,是不是因爲天生就對語言不敏感?
家長們帶着自己孩子學英語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的確每個孩子對語言的接受能力不一樣,所以學說話也有早有晚,這其實就是口語中存在的沉默期,在這個階段孩子並不能及時輸出自己聽到的內容,家長需要保持南信,但是如果沉默期時間過長,孩子一直沒能對英語有好的反饋,那家長就要考慮是不是自己啓蒙的方法不對。
說到英語對話,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和外國人對話來練,家長們也會傾向於給孩子選擇外教課,但其實在孩子沒有啓蒙的情況下,直接去接觸外教老師是不太合適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聽不懂,孩子一直聽不懂的外教說的,這樣其實就是無效輸入,最好還是等孩子能聽懂基本的內容以及對話常用語之後,再來跟着外教學習,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應該在啓蒙學習中占主導地位。
英語口語學習中也有很多要注意的點其實一直是大家沒注意到的,比如我們首先要保證孩子聽到的英語發音是準確的,即使說語言只是一種工具,但是在剛開始就學習最準確的發音其實可以避免很多麻煩,這對於家長的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所以一般是建議找一些專業的教學材料給孩子聽,要比跟着家長讀來得更準確。
口語想練好聽力是第一步,但是怎麼聽也是有講究的,除了上面說到的保證孩子聽到的發音標準之外,聽力訓練想要出效果,必須滿足可理解、高頻率和重複性這三點要求,如果做不到效果都不會太好,而且聽力應該帶着目的去聽,期望在日常隨機口語對話中來練好也不太現實。
總之,想要從小給孩子打好口語基礎還是很分力氣的,建議家長們安排他們的日常練習也要多注意,口語練習都要先聽,聽力應該有完整的學習系統,不是今天看到那本書就拿過來讀一讀,然後明天就讀另外一本,多次重複學習才最爲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