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得”英語和“學得”英語有什麼不一樣?深入解讀來了!

“習得”英語和“學得”英語有什麼不一樣?深入解讀來了!

現在,家長們都追求讓孩子自然“習得”英語,對孩子英語思維的形成非常有利,不過“習得”的優勢究竟體現在哪些地方呢?和我們以前學英語的方式有什麼不同?搞清楚這些問題能幫助我們給孩子選擇更合適的英語學習方法。

事實上,所有語言都有這兩種學習方法,“習得”多半用在母語學習上,指在相應的語言環境中,通過和外教進行語言交際,無意識當中就掌握了這種語言,而“學得”一般用在外語學習上,指刻意去系統地研究某種語言並掌握它,對比之後我們就能感覺到,“習得”明顯更輕鬆愉快,這也是爲什麼大家會提倡讓孩子自然地掌握第二語言。

詳細來說,這兩種英語學習方式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1.“習得”英語主要受到環境影響,孩子能從自己日常的生活當中積累對話素材,並熟練運用起來,但是“學得”不行,需要先學會各種語言知識,包括詞彙、語法等等,要求在固定的框架中進行表達,對於孩子來說,這樣是把英語變得複雜了。

2.孩子通過“習得”的方式掌握英語,他們的思維更活躍,用英語交流也會更流暢,而“學得”的英語模式比較固定,會限制孩子的自由表達能力,因爲他們會更加關注自己的詞彙和語法用的對不對,而不是關注自己本來要講的內容,

簡答來說,“習得”更符合學習的自然規律,能讓孩子把英語當做母語來學,所以家長找不到正確啓蒙方法的家長可以嘗試直接套用學漢語的方式,每天不間斷給孩子進行輸入,大量的語音和圖片輸入能給孩子打好基礎。

但也要注意輸入的“可理解性”,英語對於孩子來說畢竟是第二語言,爲了實現有效溝通,採用遊戲、歌謠、情景表演等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有真實的圖片和動作幫助理解,這樣去學英語才更有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