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英語啓蒙的四個點,家長請記牢!
不得不承認,我們這一代的很多家長對英語都是在“應試教育”下積累下來的,更不用說接觸少兒英語的生活了。現在給孩子做英語啓蒙,還不知道怎麼開始,不知道怎麼開口,就算硬着頭皮開始,也會出現各種問題:開口互動只會跳詞,出口就是中式英語,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家庭是最適合寶寶英語啓蒙的地方,每一位家長都可以爲孩子創造一箇無處不在的親子英語環境,讓孩子自然的學會英語。但很多情況下都是溜不掉的,歌詞記不住,英文兒歌只會跟着哈哈,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一、讓孩子逐字聽、摳字眼
二、糾結英語口音的純正感
三、英文動畫片,要給孩子翻譯一遍
四、讓孩子長時間全神貫注
一、讓孩子逐字聽、摳字眼
繪本睜大眼睛瞪小眼睛,字少畫大,除了幹讀不知道這幅畫是什麼?現在,進入中國市場,適合幼兒的英語聽力培訓教材多種多樣。然而,它們往往有一箇共同點,即文字與文字、聲音與圖像的結合,從而爲孩子創造一種類似於母語英語的沉浸式環境。
家長在訓練孩子聽這些英語材料時,可以從泛聽開始。不要太在意孩子是否聽懂每個單詞,也不要太強調孩子能否完成課後的小練習。
泛聽的“磨耳朵”是一箇漸進的過程。剛開始“磨耳朵”時,寶寶只需要聽內容,用繪畫、塗鴉等直截了當的方式來表達。在從泛聽向精聽過渡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結合書本上的問題陪伴孩子去理解聽力內容,或者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聽力材料的內容進行梳理,從而達到聽力詞彙積累和語感培養的目的。
二、糾結英語口音的純正感
在選擇聽力材料的時候,家長們經常糾結於口音問題:我是選英國材料還是美國材料?英音純正,美音時尚,爲什麼不能兩者兼得呢?事實上,在小編輯看來,建議幼兒英語聽力啓蒙材料的選擇以多元化爲標準。既可以選擇美音材料,又可以選擇英音材料,當然重點是沒有問題的!
在選擇聽力材料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去決定是英國的還是美國的,好萊塢的還是寶萊塢的,大舌頭的還是小舌頭的。爲了練就過硬的耳朵,你需要接觸各種口音。相反,只聽一種口音的學生往往聽力適應能力較差。
三、英文動畫片,要給孩子翻譯一遍
在英語聽力啓蒙中,觀看英語動畫片、兒劇往往是首選的方法,也是一種快速有效的浸入英語聽力環境的方法。但是,由於兒童在早晚的英語啓蒙不同,英語習得程度不同,在觀看這些視頻資源時,往往會出現無法沉浸、不感興趣等問題。有能力的家長陪同他們的孩子,並在觀看時爲他們翻譯。一些家長選擇讓孩子先看中文版,然後再看英文版。
一般來說,我不建議你先給孩子中文版本,再給孩子英文版本。因爲孩子的大腦總是優先考慮他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語言。因此,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先看中文版會成爲他們沉浸在英語聽力材料中的“絆腳石”。在觀看英語卡通片或兒童節目之前,檢查場景和人物,並向您的孩子解釋故事。
四、讓孩子長時間全神貫注
衆所周知,“走神”是聆聽的一大禁忌!然而,走神往往不是有意的。尤其是幼兒,這個年齡段的注意力是很難保持的。有時候我在聽這句話,但是一點新東西吸引注意力就會分心,所以就會影響聽力訓練的效果。那麼,父母是否需要強迫他們的孩子注意,甚至跳起來?
一般來說,孩子越小,注意力持續時間越短,家長需要控制的注意力就越多。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儘量將聽力集中訓練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動畫儘量在15分鐘之間選擇。相對而言,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適當延長聽力時間,並應注意營造安靜、舒適的聽力環境,避免外界干擾。
以上,就是在孩子英語聽力啓蒙的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到的幾個點,作爲家長的話最好還是要規避掉這些誤區,使用正確合理的方法,孩子的英語學習,才能卓有成效,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