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英語啓蒙成功祕訣:大量可理解輸入+思維培養!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合適?在這個問題上家長們有不一樣的看法:
一部分家長覺得孩子學說話越早開始越好,最好能和中文同步進行,這樣以後中英文水平差不多,不會因爲某種語言太強勢影響另外一門語言的學習;
但是也有一部家長覺得孩子年紀太小,過早開始學外語會給他們造成理解負擔,而且我們生活中也是以漢語爲主,用到英語的機會很少,以後跟着大家一起學也是一樣的。
每種看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其實按照自然地語言學習規律來說,孩子過早或過晚學外語都有很多限制,最合理的時間在孩子三歲左右,不過前提是孩子的漢語對話沒問題,才能開始外語啓蒙,而且英語啓蒙不等於給孩子聽英文歌或看英文動畫,最後能學會多少內容纔是關鍵,才能進行有效輸出。
什麼是有效輸出?
因此要想英語啓蒙得有效果,首先要保證給孩子進行有效輸入,除了和孩子接觸英語的時間和頻率有關之外,更重要的是內容,如果給孩子的學習材料他們自己可以先理解其中的90%,那剩下的10%經過不斷學習強化也能很快理解,但是給他們完全看不懂的材料,花費的時間更多孩子能學到的知識卻很少,所以在剛開始結合圖畫、視頻和發音讓孩子反覆學習一些簡單的句子表達能讓孩子的啓蒙學習效果更好。
英語思維有什用?
在啓蒙過程中有一點值得家長們注意,就是要儘量只用英語和孩子對話,避免頻繁用中文進行解釋,這個時候英語對他們來說和漢語一樣,都屬於“陌生的語言”,漢語的學習方法在英語上也同樣適用,試想一下很多從方言開始學的孩子,在後來接觸普通話之後是不是還會有口音,用漢語學英語當然也會出現發音上的問題,會阻礙他們英語思維的形成。
英語思維有多重要呢?就好像我們不用太多思考,能直接脫口而出講漢語一樣,英語思維的作用就是簡化孩子的思考過程,讓他們可以脫口而出用英語對話,這也是爲什麼建議家長從小開始給孩子啓蒙,隨着孩子年齡增大,母語思維會越來越強勢,再想雙語並行學習就更難了,因此合理安排英語啓蒙學習對於培養孩子的雙語能力有很大幫助。